中国数控机床网讯:近两年,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已成为业内关注的一大发展热点。2014年开始,全球互联网科技公司相继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最近,传统汽车生产企业也跃跃欲试,推出无人驾驶概念车。  百度宝马宣布“分手” 无人驾驶安全隐患仍存 近年来,在民用领域兴起的无人驾驶浪潮不仅具备挑战性,同时具有颠覆性。无论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其设计方案中只有乘客而没有驾驶员。这意味着自动驾驶系统将从传统人工干预下的半自动向彻底自主的全自动发展。但是,在这一过渡时期,难免出现一些小插曲。 百度与宝马终止合作 2016年11月17日,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宝马及百度证实,两家公司终止双方之间的合作。双方原先签订的合作期限是3年,两家公司皆未解释提前终止合作的原因。据不愿具名的宝马员工称,双方存在“不可调和的意见分歧”。 德国《经济周刊》还称,宝马将继续在中国从事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并且要另寻合作伙伴。有人猜测,百度和宝马合作破裂的背后,可能是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的“中国地图之王”之争。据了解,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在2016年10月曾就用户数量、活跃度等指标进行激烈比拼。 而宝马早在两个月前就暗示将“弃”百度而去。2016年9月,高德地图与宝马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将致力于打造下一全新车载交通信息系统。据悉,首款搭载全新高德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宝马车型将于2018年正式上市。 根据双方合作规划,高德与宝马将联手为车主提供包括实时交通信息、在线路径计算在内的互联网服务。针对宝马i系电动车及宝马混合动力车型,高德也将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车主的续航忧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车联网行业分析师表示,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搞“汽车+互联网”注定“血雨腥风”,彼此各怀野心,比如特斯拉和供应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公司MobileEye就曾因“安全”理念不合而分手。 安全问题引担忧 提到安全问题,不得不说安全性是无人驾驶汽车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随着车辆遇到危险自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自动泊车、无人驾驶……这一项项曾经只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黑科技,正在被逐个击破,全球智能驾驶的实践近乎火爆,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已成为汽车界公认的发展方向。 然而无人驾驶汽车,消费者真的买账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今年10月1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不少人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担忧,1500名受访者中的64%认为,无人驾驶车辆仍需有人在驾驶位置上进行总体把控。 据业内人士分析,智能汽车需要将智能化与汽车实现链接,才能达到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才有大数据分析的可能,有了这形形色色的大数据分析,编制出的未来才有可能实现。“实现链接不是难事,如何实现安全的链接才是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取代无人驾驶这一概念,自动驾驶被广泛提及的原因”。 他还指出,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熟,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道路安全问题、公众认知程度、技术水平不完善,甚至道德领域的难题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将成为无人汽车商用路上需要跨越的门槛。“当然,就像当初汽车普及一样,这只是时间问题,目前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标准来进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