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 太空模具网  | 宇宙五金网 | 星星电子网| 银河汽车网 | 人才频道 | 技术休闲
 
 
数控系统 变频器 软件 伺服系统
机床附件 仪器仪表 机床刀夹具
拉床 锯床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 广告三
  • 广告四
  • 广告五
  • 广告五
  • 广告三
  • 广告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行业知道 >
中国十大芯片企业都有谁?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21/9/7 8:36: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中美贸易战让世界市场都阴云密布。ZG是Z大的半导体消费国,而美国是在市场份额中占比过半的芯片制造大国,中美贸易对该行业和厂商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ZG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它们究竟能不能自强崛起,打破美国垄断呢?ZG十大芯片企业又是哪些呢?

芯片成为中美博弈中Z重要的砝码,ZG企业顶得住吗?

因芯片的制造工序非常复杂,可谓是代表了人类Z高的工业水平,所以也被称为工业制造的皇冠,电子工业的食粮。30多年来,ZG历经几次半导体振兴,但在主流芯片市场上,却尚未真正取得一定地位。在科技领域范围内,芯片可以说是ZGZ后一块待突破的关键领域和阵地。这其中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是难以想象的,从历年来半导体并购案例中不难看出,它不只是商业科技领域的战争,更是国与国之间科技力量的角逐。

令人欣慰的是,在众多有志之士的努力下,ZG芯的黎明已现,卧“芯”尝胆的日子就快过去,它正在夹缝中崛起。

芯片设计公司50强,ZG十大芯片企业上榜

ICinsight的报告显示,在纯芯片设计公司50强的榜单中,2009年ZG只有一家,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公司。2016年,ZG进入榜单的芯片企业超过十家,包括海思、展讯、中兴、华大、锐迪科、大唐、南瑞、瑞芯微、全志科技、澜起科技等。

从2014年国家开放政策,大力支持ZG半导体产业发展以来,由ZG政府支持的ZG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筹集了大约2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包括中兴通讯和中芯国际在内的20多家ZG企业。让ZG半导体产业产值自2015年起就呈现出爆发性增长,2018年产值预估将突破6200亿元人民币。

在各方的推动下,ZG芯的进步有目共睹。华为海思发布首 款10纳米技术的AI芯片,以及首 款5G商用芯片和终端;另外,华为也顺利地将海思麒麟芯片搭载在各高端机型中,并远征海外欧美市场;国产第三代北斗芯片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和芯片级安全加密;装备国产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三年蝉联世界超算领域的冠 军宝座。

这些成就昭示着ZG芯企业正以星星燎原之势成长。根据产业竞争结构来看,ZG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力较强;从需求市场来看,ZG凭借经济发展速度快的优势,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现在芯片是我国进口额Z高的商品,其价值甚至超过了原油,中美“贸易战”必将促使芯片国产化加速,从而获得更多国家政策扶持。

华为发布首 款5G商用芯片,惊艳了世界

就目前产业情况来看,ZG芯片顺利完成国产化进程,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是10-15年。而离我们Z近的一个时间节点,是5G通讯的商用,即2020年左右。随着5G的到来,信息数据传输速度的全面提档,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电网、大数据、云计算、消费电子、自动化等新兴行业的应用逐渐上量,也将带来半导体集成电路需求的持续繁荣。

目前5G被认为将是ZG自主手机芯片赶超的关键。紫光展锐、华为、小米都在针对5G技术进行相应的研发,并希望实现与5G移动网络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场。2018年3月,华为在巴塞罗那发布了首 款5G商用芯片--巴龙Balong5G01,率先突破5G终端芯片的商用瓶颈,惊艳。

业内专家认为,在市场带动下ZG不仅是手机整机研发的聚集地,还将成为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企业表现出和ZG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如果能够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将给ZG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良机。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有62条集成电路生产线建成投产,其中26条在ZG。而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来专业人才缺口将高达40万人;“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仅芯片设计人才需求达14万人,而同期全国高校培养规模约10万名,算上30%的流失率,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7万人,缺口近半。

人才一直是各行业持之以恒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兴盛的前提下,各一线城市的优惠政策,吸引着无数优质人才涌入,却仍无法填满众多科技企业的胃口。尽管在芯片产业链上,ZG企业在较为低端的封测领域处于diyi梯队,但要想在设计和制造等领域逆袭,还是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持。迫在眉睫的ZG芯在此刻,不仅要避免急功近利,更要以长远眼光在人才的培养和挖掘上下苦功夫,遵循市场规律,在夹缝中砥砺前行,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小米的澎湃芯片用在自家手机上

尽管贸易战可能会是我国推动芯片国产化Z好的理由,技术的差距却不是一些优惠政策就能补齐的。在可预见的风险下,ZG还是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尤其是相比国内结构性失业等重大隐患。贸易战对美国而言,更多的是影响跨国集团的核心利益,还有导致国内民众消费成本提升;对ZG而言,虽然内部稳定长久是对外反击的“根基”,各科技行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受阻和Z 底层的利益受损却也在所难免,不过这或许也将激发各行业触底反弹,再造佳绩。

在业内看来,ZG芯片的痛点并不只是研发层面,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市场的脱节,以及技术快速发展的冲击。从技术上来看,国际Z先进的制程技术是10纳米乃至7纳米,我国主流技术只有28纳米,但去年也出现了华为海思10纳米AI芯片。因此技术层面的差距,是可以靠研发缩短的。

于市场方面,国内的自研芯片多数出于自身的配套需求,华为的麒麟用在华为产品上,小米的澎湃用在小米手机上,更不用说北斗芯片、超算芯片这些配套芯片了,就算厂商愿意面向市场,其配套性也难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若如早年间国产通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过分追求完全独立和自主可控的怪圈,势必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ZG芯片企业不能仅为制程技术的几纳米而闭门造车,应该紧跟芯片潮流,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有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以自身实力应对技术发展的冲击。

展讯销售5.3亿颗芯片,占手机芯片25%以上的市场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全面爆发,寒武纪、地平线、深鉴科技等国内AI芯片领域的初创企业也在资本春风的沐浴下茁壮成长。现在各家针对定制化的芯片改造,将有利于国内芯片企业提前占领特色领域。2015年前后,紫光国际旗下展讯销售5.3亿颗芯片,独占手机芯片25%以上的市场,成为继高通与联发科之后的第三大巨头。而在2017年,华为凭借麒麟970成为shou家智能手机AI芯片独角兽。种种迹象表明,国产芯片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将为ZG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对众多国产芯片厂商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针对神经网络加速器Z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应用领域。此外,目前大多数国产人工智能处理器都针对于神经网络计算进行加速,而能够提供单芯片的解决方案很少。虽然ZG在AI芯片领域相对走在前列,但是这种爆发更多源于下游应用的带动。如果Z终没有在高端领域应用起来,还是会影响到整个市场。

另一方面,ZG可穿戴设备、VR、无人机以及物联网等市场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在随着其他高新产业的发展逐渐增大。受芯片产业向亚洲地域转移的影响,替代进口芯片的需求愈加强烈,在国内各项政策的支持下,ZG芯片产业崛起已然势在必得。

国产芯片不仅是对半导体产业的升级转型,而且是ZG制造2025的根基

ZG芯想要真正逆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不能光看ZG十大芯片企业排名来画饼充饥。一个是技术差距,另一个是制作水平的薄弱。而芯片研发所需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长周期、巨大投入,也是国内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华为海思芯片能够实现突破,正是因为背后有华为手机支撑。大规模资金和人才的堆砌并不代表技术水准的提高,背后仍需要市场的引导。当生产出的芯片可以投入使用并不断改进迭代,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进入良性循环时,才能真正将产业做活。

中美贸易战看似为美国的缓兵之计,或可制约ZG发展,但在掀开芯片贸易遮羞布的同时,美方的发展弊端也尽显眼前,ZG是美国贸易的Z大客户,技术对于芯片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芯片更依赖的发展条件是资本,ZG拥有广阔的芯片市场,加之政府政策的推动,长远来看ZG芯必将反超。

在信息时代,半导体是真正的“核心科技”,谁掌握了芯片技术,谁就能真正地促进科技产业的进步。进一步来说,芯片国产化不仅是对半导体产业的升级转型,还是对ZG制造的保驾护航。2018年将成为ZG芯发展的关键年,ZG芯企业在政府政策和产业基金的双重加持下,将自主创新与资本运作并举,终将从量变到质变,摆脱对外依赖,打造出真正的芯片产业强国。

ZGZ值得关注的芯片企业:

最新新闻
热点新闻
相关主题    Related Subjects
 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发展趋势  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达174亿美元  中国机器人行业要实现引领需要创新思维
 中国车企造芯的三重山:设备、成本与时间  中国芯片制造产能领先于美国,居于全球第  2022中国(江西)国际泵与电机展览会
 盘点2020年中国大陆十大晶圆代工公司  日本机床遏住中国高端制造业?无稽之谈!  德国机床:无敌是多么寂寞,中国能否实现
 中国攻克多轴数控机床,解决400吨螺旋  闪耀钻石之光 挺起中国脊梁  坚定本土化发展步伐 开启中国智能制造新
 以高品质产品方案,助力中国制造攻克技术  施耐德电气助力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全球机器人1/3产量在中国 中国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市场成必  中国知名机器人品牌有哪些?  五轴数控机床的“中国方案” 科德数控立
 2022 中国(中部)工业博览会将于明  2022中国工博会_2022上海工博会  11月中国新能源销量榜:比亚迪暴走 销
 2022第十一届中国军事后勤保障新技术  2022中国(成都)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  2022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装配及传输
 2022第十四届中国(江西)机床暨自动  第十四届中国(江西)数字化工业博览会  GaN快充市场赛道提速,SRII交付半
 面对联发科攻势,高通连推四款芯片,吸引  2022中国(深圳)国际精密光学、镜头  2022中国(深圳)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
 2022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切削工  2022中国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中国(南京)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涌入日本卡车与客车市  中国磨床厂家有多少?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中国股市:盘点A股最具潜力半导体10大  中国工业母机真正的龙头股  中国的光刻机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精密导轨厂家排行?中国十大直线导轨排名  中国3D打印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芯片现状是怎样的?
中国数控机床网   关于本网 -服务中心-投稿信箱- 联系我们-使用帮助-投诉举报-会员服务区-实用数据-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3-2020 中国数控机床网 www.c-cn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 958509424 dejicnc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