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模具网  | 宇宙五金网 | 星星电子网| 银河汽车网 | 人才频道 | 技术休闲
 
 
数控系统 变频器 软件 伺服系统
机床附件 仪器仪表 机床刀夹具
拉床 锯床
韩国芯片产量创下全球金融危机来最大跌幅!     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落户深圳!     智能制造破局之道-​让工业自动化系统走向开放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制造企业如何利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升制造水平和能力     工业电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发展趋势     2023年值得关注的六大新兴技术趋势     AI芯片2022的三大“拐点”时刻     2031年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2080亿美元     为什么数字化转型会失败?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罗克韦尔自动化携手浪潮加速工业互联网落地,以产业数字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第41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及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     我国智能制造发力!锂电池设备生产融入智能控制技术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有助于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什么是6G技术?与5G相比有什么不同和优势?     3D感知将引领工业领域未来发展     工业互联网助推制造业智能化步伐     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达174亿美元     伺服驱动IC适用于各种伺服应用     Intel美国俄亥俄州工厂遭遇用工荒,预计人才缺口达七千人!     台积电3nm工艺已锁定7大超级客户;英特尔世界最大芯片厂遭遇劳力短缺问题     5G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物联网连接:成功部署的五个关键因素     能效、碳减排推动智能制造市场增长     柔性机械臂的控制方式一般有哪些?     美云智数:解码灯塔工厂,赋能智造转型     中国机器人行业要实现引领需要创新思维     “机器人+”让机器人应用领域无处不在     芯片行业将迎来超级大萧条?     工控行业龙头开始抱团“取暖“,是 “垄断”还是?     工业机器人再掀热潮,减速器成降本关键!     英威腾获多家机构调研,工业自动化营收超六成,进军新能源、光伏等领域     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在今年初开始小批量采购磷酸锰铁锂材料     上海大学成功研发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     全球首家!国内半导体企业完成第一颗 3nm 芯片的测试开发!     加强智能家居网络设置的3种方法     宁德时代今日发布“麒麟电池”,对标特斯拉4680     多国业内人士看好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智能制造破局之道-​让工业自动化系统走向开放
来源:控制工程网   发表时间:2023/1/1 15:01:00  浏览次数:
【字体:
 

导语:万物互联时代,要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实现智能制造,建立全开放、互操作的自动化系统才是工业自动化的出路。要想真正做到IT与OT融合,首要目标就是填平这道鸿沟,彻底自我革新,融入到开放的自动化生态环境中。

  随着个性化需求时代的到来,企业为了灵活应对外部市场需求,传统生产体系要向智能工厂模式转变,需要具备互操作性、分散化、模块化、实时性、面向服务等方面的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打破封闭专用的工业自动化系统,让各种复杂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之间能够交互、兼容、协同,并快速建立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来满足定制化生产需求,同时实现工艺控制的高精度要求。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封闭性和专用性依然存在

  目前在生产车间,企业更多的是采用总线技术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互联,然而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协调问题。一直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涉及的硬件设备种类繁多,存在封闭性和专用性,软硬件深度绑定,通讯协议与接口不统一,复用性差。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控制方法,不同协议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在系统集成过程中,软件“硬化”现象严重。此外,对于那些老旧设备,其控制系统维护和升级成本昂贵,用户始终无法真正深入软件环境来打破壁垒。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自动化系统厂商也一直围绕着“硬件+软件”的捆绑模式在演进,即使同一供应商的PLC、伺服、变频器等不同产品,往往有各自的适配软件,给客户在产品选型、编程、产品参数设定带来诸多不便,只能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组态工具与控制器进行有限的交互。

  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封闭性和专用性,极大地阻碍了自动化控制软件的升级迁移,以及OT与IT深入高效的融合。

  如何让工业自动化系统走向开放?

  万物互联时代,要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实现智能制造,建立全开放、互操作的自动化系统才是工业自动化的出路。要想真正做到IT与OT融合,首要目标就是填平这道鸿沟,彻底自我革新,融入到开放的自动化生态环境中。

  在市场需求的大力拉动下,工业自动化必然会发生跨越性变化,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的自动化生态的内涵就是自动化行业的标准化与开放式的资源分享,通过各项标准的制定为工业自动化提供商创造良好的兼容性与合作,同时也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灵活性与成本优势。

  要实现工控系统的开放性,首先要打破壁垒,建立自动化领域的行业标准。例如,PLC编程语言的IEC61131-3国际标准是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工控领域全球标准。IEC61131在工业控制场合得到了长期大量的使用,为大多数编程工程师所熟悉。但IEC61131标准适合单机运行,要实现分布式控制的设计不仅工作量大,还需要大量的手动修改,效率不高。

  而另一种IEC 61499标准是一种基于事件触发功能块的可执行系统级建模语言,提供了逻辑代码标准化封装方法。IEC 61499标准改变了多年来控制硬件与软件一直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状态。它不仅很好的解决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可移植性、可配置性和互操作性问题,同时还解决了软件和硬件独立性的问题。

  工业自动化平台开放进程加速

  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主流厂商等正在致力于打破工业设备的封闭性和专用性,推出开放式工业自动化平台。

  台达推出的思图平台DIAStudio。作为一体化开发平台,它取代了传统封闭式的开发方式,可让设备开发者快速完成对台达自动化产品(如PLC、HMI、伺服、变频器等)的选型、参数设定、联网调试等操作,缩短系统配置时间,提高设计便捷性。

  博世力士乐借助全新的ctrlX AUTOMATION,消除了机器控制系统、IT和物联网之间的传统界限。凭借可扩展平台,灵活创建集中式和分散式自动化拓扑,并通过Linux实时操作系统、开放标准、应用编程技术、基于网页式的工程和全面的物联网连接,ctrlX AUTOMATION将工程调试时间和工作量减少了30%至50%。

  2020年,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全球领先的以软件为中心的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这是一款创新的基于IEC61499标准的开放自动化产品。EcoStruxure通过软件硬件解耦,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即插即生产’,切实解决了厂商之间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可配置性和互操作性问题,促进工程设计与运营领域的效率跃升。

  总结

  总的来看,目前开放式工业自动化标准及平台的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和推广上仍显不足。行业标准组织、自动化厂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制造企业需要紧密联合起来,共同塑造开放式工业自动化的应用生态。展望未来,工业自动化走向开放是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IT与OT的深度融合,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才能从蓝图走向现实。

相关主题    Related Subjects
 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落户深圳!  智能制造破局之道-​让工业  制造企业如何利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2031年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20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  2023第41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及智能
 我国智能制造发力!锂电池设备生产融入智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有助于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工业互联网助推制造业智能化步伐
 能效、碳减排推动智能制造市场增长  加强智能家居网络设置的3种方法  智能汽车迎来系统之争:角逐产业链上的“
 我国制造业在转型智能化过程中的瓶颈是什  高性能计算是什么?人工智能为什么需要高  从现实到理想,智能驾驶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等科研有了“红线”五大原则亮出  坚定本土化发展步伐 开启中国智能制造新  专注核心技术,逐鹿智能制造—访深圳市山
 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发展 赋能数字经济新  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管理  ABB发布冶金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全
 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长啥样?高中生在  智能制造风口已至,仪器仪表企业加速向“  智能传感器市场不断更迭 未来发展势头良
 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创造无限可能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人工智能备受重视  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iPOS 智能型伺服驱动器  2021年智能手机什么牌子好,性价比高  人工智能时代:用知识改变人际关系
中国数控机床网   关于本网 -服务中心-投稿信箱- 联系我们-使用帮助-投诉举报-会员服务区-实用数据-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3-2020 中国数控机床网 www.c-cn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 958509424 dejicnc789